教導上的不一樣引導-我不會耶,你會嗎?可以教我嗎?

有時候陪伴真的不一定只是陪伴,陪玩也不一定是教導

每個孩子都有與天俱來的能力

用不一樣的方法去找尋自已的答案

這樣的答案常常充滿創意跟想像力

所以與其用我們的方式或說明書上的方式去陪玩

我們更喜歡先觀望。在一旁默默的等待

隨著兩個孩子的成長,我們家桌遊、木玩、積木、建構片類的玩具是我最愛下手的目標

而這些玩具都有所謂的『說明書』,但通常除了軌道或是樂高

我們很少照『說明書』來玩。會先讓孩子們自已把玩一陣子

用他自已的作品來告訴我們,他們的創意是什麼

等玩夠了,再往說明書的難度挑戰,

沒有標準答案的答案,才是這年紀孩子們要的

然而這樣一切也是起始於,媽媽們的『裝弱』

還記得妮妮一開始拿到樂高或建構片,都喜歡跟我說

『媽咪,你可以幫我組嗎?』,我的回答都是

『阿呀,我不會耶。怎麼辦?還是我們一起玩一起找答案?』

亦或

『阿呀,我不會耶,你可以教我嗎?』

適時的裝弱,讓孩子們去找尋自已的創意

自已的想像力,都是很好的選擇

孩子有時候來問,單純只是想要一個『陪伴』

只是想要有人『陪他玩』,這樣的狀況在老二出生後

可以看得更明顯,妮妮的帶領力越來越強了

兩隻間的角色扮演,以大帶小玩任何玩具都是這樣

有趣的是,一樣的東西,兩個人拼組出來的想像力也真的不一樣

由姊姊帶領的玩法,跟由爸媽們帶領的玩法也不同

角色扮演類的會更明顯,

像妮妮上學後,我們家就很常看到妮妮在教弟弟ABC

像醫院跟消防局的遊戲,就居然可以整個串連在一起

從火災了,救護車出動了,有人受傷了

還會有不一樣的『喔一』聲。在一起看著看著都會忍不住嘴角上揚

但這就孩子,也是一種不一樣的陪伴跟教導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